急求!黑格尔逻辑学内容的三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范畴
1、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对于矛盾的分析:兼批判黑格尔的矛盾观
在黑格尔的思想里,对于矛盾的错误分析,将人类观念的矛盾性物化在自然之上,从而认为自然是具有矛盾性的,由此引出紧张和斗争。这种错误思想还在影响世界。其实,矛盾不是自然的属性,矛盾是概念的属性。
由于这对矛盾的存在,黑格尔学派分化为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一个看重其方法,即注重辩证法,反对把黑格尔哲学作为神学,希望从黑格尔哲学中得到无神论;一个看重其体系,拥护贵族统治,支持宗教。
所以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方法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黑格尔哲学保守的体系闷死革命的方法;黑格尔哲学产生彻底革命的思想方法和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谁说的?
黑格尔。黑格尔在美学中对于美的定义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表达了与康德不同的美学见解,是黑格尔的基本哲学观点在美学上的应用。
而黑格尔对于美的定义即“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正确理解整个黑格尔美学体系的核心与基础,是开启黑格尔美学大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在第一卷《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中,黑格尔按此逻辑,提出其美学体系的基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黑格尔看来,美的理念与现实形象融为一体,或者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觉形象。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就是由此推导出来。黑格尔指出: “理念要在外界实现自己,得到确定的现实的存在,即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真,就它是真来说,也存在着。
黑格尔的’正反合’理论是什么
1、正反合是一个哲学理论:黑格尔的辩证法,辩证法是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组成的。所谓“正题”、“反题”、“合题”,其实是绝对精神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2、正反合 “正反合”是黑格尔哲学里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矛盾的否定之否定、矛盾的对立和统一。黑格尔认为,任何一个事物在正面发展过程中都会自我孕育它的反面,这便是事物的“正”和“反”。
3、正、反、合定律,来自于哲学,是一个逻辑定律。来源于黑格尔。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在哲学史上,他创造了正反合辩逻辑定律,在西方哲学界享有较高的声望。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
4、黑格尔的哲学大致就可以分为这么个思路,包括精神现象学在内的意识(浑浑噩噩的状态),主奴之后的自我意识(客体主题划分),最后到达理性,基本都是按照这个路子。
5、历史、美学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并试图找出贯穿在历史各方面的发展线索。在美学上,提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以及理性的内容对艺术的重要意义。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
分析黑格尔思想的局限性
黑格尔辩证法的局限性体现在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黑格尔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概念的辩证发展。它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
把美学的对象完全局限在“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的领域之内。
黑格尔认为形式逻辑有它的局限性,不能证明具体的理性真理,而只能证明普遍的知性真理,所以他认为有必要对形式逻辑进行改造,建立新的逻辑思维方法,以适用于自己的思辨哲学体系。
黑格尔哲学方法是辨证的,体系却是形而上学的、或者说本体论的,这种体系束缚了辩证法的贯彻——缺乏实践性和革命性,科学性也不彻底。
这种社会规定虽然没有物质实体,是和使用价值结合在一起的。但既然是真实的社会规定性,那这个社会规定性就一定会表现出来,那这个表现形式就是他的价值形式—交换价值。在这个分析层面上,马克思和黑格尔是一样的。
局限性主要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黑格尔是一个哲学家,是一个思维着的人,所以他必然要受到自己有限知识的限制;他的知识同样受限制于他所处的时代;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妨碍了辩证法的彻底贯彻。
黑格尔怎样评论形式逻辑的作用与局限性
1、局限性:黑格尔虽然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把本体论、认识论与逻辑统一起来,但由于他完全颠倒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因而没有也不可能揭示三者统一的实质。
2、黑格尔的“有论”(Das Sein),也即“存在论”,于此有相同的阐释作用,但它更加地“纯思辨抽象”(思想之游戏,极限的形而上思维)而非“形象”。
3、对黑格尔与辩证逻辑的质疑黑格尔的大、小逻辑讲的是哲学,不讨论从形式上讲有什么样的前提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这样的推理形式方面的问题。
4、是建立在彻底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克思说他是黑格尔的学生,是说他继承了他的方法,他在这种方法的使用中摆脱了他老师的折中性、妥协性,辩证法改造成为一种思维彻底的革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