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志书记载,清光绪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擅长绘画的南阳人赵星三在一次吸食鸦片时,烟瘾过后,顿生画兴,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杆上信手烙烫作画,得一小品,喜出望外,继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艺,均获成功,随潜心研究,久而久之,就逐磨出一整套烙画工艺。
2、巴洛克油画和洛可可油画虽然都是大多以女性人物为表现主体或主题,但巴洛克油画脂粉气较少,而洛可可油画却有着较浓的脂粉气。
3、李少白剪纸把洛阳剪纸艺术推到从未有的高度,代表了中原剪纸艺术的最高水平,赢得了海内外的声誉。周绍凯的剪纸也很有特色,其作品多吸收中国画、版画、年画及雕塑艺术的特点,以丰满圆润为特色。青铜器洛阳青铜器制造业历史悠久,始于夏代,盛于西周。
非遗传承|烙画技艺——火木相交融,铁笔绘丹青
1、历史上烙画技艺曾经形成了燕山、南阳、金陵、山东等烙画流派。河南南阳是烙画技艺最古老的传承地,该流派的烙画题材内容繁多,如人物、博古、花鸟乃至山水,以铁杆代笔用古朴典雅的烙色绘出独特奇观。近年来,南阳烙画以冬青木为主要材质,以烙画筷为主要输出形式不断进行技艺的传承与更迭。
烙画历史沿革
早期的烙画作品,多数是采用中国画和民间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后经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实践,在吸收西洋画表现手法上进行大胆尝试,收到了理想效果。制作烙画的姿势、工具、材料、技法和烙画内容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烙画相传起源于秦朝,但并无可考证据和史料。据民间传说记载,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秦朝置南阳郡,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发迹,南阳成为洛阳陪都,被誉为“南都”和“帝乡”,丰富的物质文化为烙画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烙画,又称烙花、烫花等,其独特的技艺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进行绘制。
闫金刚中国烙画大师简介
闫金刚不仅擅长烙画,还善于吸收其他画派的精髓,如国画、山水画及大写意花鸟画等。他创作的题材广泛,不仅有仿古山水画作,如《雪景寒林图》和《万壑松风图》等,还涉及花鸟题材。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