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古代,人们的思想是较于落后的,趋于封建传统的,对于民间兴起的正月十六老鼠嫁女的说法,人们一直深信不疑,认为不影响到老鼠嫁女就会有好运,同时也是为了能够保证我们来年能够顺顺利利,运势更盛。
来源民间传说
古代的百姓注重老鼠嫁女的传说,在全国各地,老鼠嫁女的时间会根据当地风俗习惯的不同,产生时间的差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也有的是夏历正月十四的夜半。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的风俗
敬重文化风俗是我们的传统,十六老鼠嫁女实质上是一种祭鼠活动,而各种鼠婚故事、歌谣以及年画剪纸等民间工艺品,是对祀鼠活动所作的解释,有人认为,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老鼠嫁女,表达了民众根绝鼠患的愿望;之所以采用“遣嫁”方式,是因对鼠患充满畏惧,于是以提供食物、熄灯禁光等迎合鼠类习性喜好的献媚行为来掩饰真实目的,这是一种在矛盾心态中的趋利避害的选择。如王树村认为,古代没有统一的“灭鼠日”,立春之后为老鼠繁殖期,为免遭鼠害,人们绘制“老鼠娶亲”图,实际行动则是夜晚熄灯灭火,骗稚儿早睡,以诱老鼠出洞捕杀之。
形成剪纸艺术
老鼠嫁女的传说和风俗经过民间的不断演化,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剪纸文化,《老鼠嫁女》剪纸共有十张,和大多数年画与剪纸一样,它选取了“送亲”一段。一如影视的“分镜头”,十个画面把送亲火爆喜庆的场面与气氛尽情展现出来。其中“花轿”是重头戏,画面最大。其它则大小不等,内容分别为送亲仪仗中的“鸣锣”、“执旗”、“执伞”、“执灯”、“抬物”,还有一枚“老鼠骑马”想来大概是“娘家人”吧!